進入20世紀90年代初,工業文明、科技進步的發展對傳統制扇業帶來了很大沖擊。一把黑紙扇八十六道工序,生產周期長,產品利潤薄,與其它高科技行業相比經濟效益低下。如此,王星記扇廠人才紛紛跳槽。衰落引發了技藝流失,不少傳統工藝后繼無人,產品市場沒有競爭力。無奈,1990年,王星記扇廠與“天工藝苑”商場聯營,實行“以工促商、以商扶工”的前店后廠生產經營模式。然而,1994年1月30日“天工藝苑”一場大火燒毀了王星記扇廠的全部廠房和原材料。在這危難時刻,王星記扇業人不離不棄,堅守陣地,找廠房、找市場,開展生產自救。
面臨新的挑戰,王星記扇廠的上級主管部門和領導十分重視杭扇發展,急需找一位勇于擔當、且懂技術、會管理的領導者來挑起扇廠發展重擔。就這樣,經考察和選拔,1976年進廠的第四代檀香扇傳人孫亞青女士被推到了領導崗位。孫亞青帶領職工勇于拼搏,攻克艱難,終使王星記扇廠從頻臨倒逼的困境中起死回生。
2000年,杭州王星記扇廠引入股份制改革,成立了“杭州王星記扇業有限公司”(以下簡稱王星記),實施了以產權為核心的體制改革和市場化運作的機制改革,孫亞青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、黨支部書記。作為王星記扇業新一代掌門人,孫亞青大力實施產品、經營和文化創新三大舉措,促進王星記扇子這一老產品煥發出新的活力。
2000年至2010年期間,王星記技藝人才輩出,新品精品迭出,每年斬獲國家級金銀大獎10多項。同時,制扇藝人們還代表中國民間工藝遠赴法國、希臘、日本、阿曼、臺灣、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扇面藝術表演和文化交流。王星記扇子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升溫,年產銷從四百多萬元一路飚升到一仟七百多萬元,年利潤扭虧為盈,各類榮譽紛至踏來。